男高音巨星Alfie Boe开“小夜曲”巡演,MLA轻松应对扩声挑战

项目介绍:

 


近日,英国男高音巨星Alfie Boe的“小夜曲”巡演到达了伦敦的O2体育场,这次的演出阵容包括了一支5人乐队、一支16人的管乐团、新西兰跨界美声三重唱神团Sol3 Mio以及由Capital Sound公司提供的Martin Audio MLA多蜂巢阵列扬声器系统。


 


主扩调音师由经验丰富的制作人兼音响工程师Matteo Cifelli(同时也是Fastermaster录音棚的所有人)担纲,协助他的是系统工程师Joseph Pearce。


 


面对主扩调音台上的86组输入(包括了80个话筒通道),现场的音响团队需要克服的挑战还不少,Boe演唱的风格有着浓浓的意式曲风,再加上键盘手Rick Wakeman的世界级演奏,可想而知,细腻也是扩声系统需要达到的目标。面对这一切,MLA再次出色地通过了考验。


 


 


 


这支音响团队刚刚与II Divo一道完成了一个为期六个月的巡演,而II Divo与Alfie Boe同属一家唱片公司(Vector),Pearce抓住机会对整体声学设计做了调整,来合理化声音。


 


作为合理化的一部分,来自Martin Audio的Blackline+系列的11只超薄的F8+箱体被作为边缘补声放置于舞台前方,同时一个极具创意的行动是,一对同样非常低调的DD12音箱被放置于舞台的两侧。这个行动完全获得了Capital Sound公司的项目经理Robin Conway的认可,他描述这对音箱“真的如同一对增强版的W2”--他补充道,“它们完全融入了所有这些近场的外侧补声中去,而且因为它们是有源的,你可以将它们接入到网络中,这也是一个极大的加分项。”


 


对于那些F8+箱体的应用他同样表示了肯定,“它们完美地对直接坐在舞台前方三角区域内的听众们实行了声音上的补充。”


 

 


 


吊装的主括PA包括了每侧大约14只MLA音箱(加上两只MLD下方补声),在主括的两侧还分别吊装了10只MLA。


 


尽管演出看起来几乎是纯原声演奏的,不怎么用低频的震撼性诠释音乐,Joseph Pearce还是沿着舞台前方放置了四只MLX音箱——左、右,还有拆开的一对在中央——此外还有八只音箱(每侧四只)被吊装在舞台两侧,而这两组吊装音箱的最上和最下的两只箱体是反向安装的(扬声器后方面向观众区)。


 


对于调音师Cifelli来说,他认为MLA是他个人最钟爱的系统之一,他在去年夏天海德公园举行的British Summertime音乐节上第一次接触到这套系统(当时他为Tom Jones爵爷调音),而稍后在香港会议中心,他非常惊讶地发现,仅仅每侧12只箱体的MLA系统已经可以覆盖100米的观看距离了。这次巡演他毫不犹豫地要求使用MLA系统,尤其是刚刚在II Divo的巡演中MLA系统也获得了极好的反响之后。


 

 


 


“这是一个符合逻辑的选择,”他说道,“我非常有自信能够实现完美的人声效果,同时还有管弦乐团所需的声音的清澈性。”


 


“Tom Jones在MLA系统中听起来妙极了。Alfie相对而言有更具力量的声音,但是这样的人声对扩声来说更有难度——还好使用了多频段压缩,人声没有变得像在其他系统中时那样尖锐,那些系统听起来就不太妙了。”


 


现场的挑战是如何在大音量的舞台返送面前通过EQ打磨人声,带来温暖的感觉和临场感。之后人声要被置在传统乐队声音的最中心,这里还加上了一台百年高龄的音叉钢琴和手风琴——更别说不时加进来的弦乐。


 


“通过我们实施的一系列改变,PA现在听起来绝对是太棒了,低音部分听起来同样令人印象深刻,”他特别指出,“现在吊装扬声器的背后是非常安静的。”


 

 


 


“这套PA最出色的品质是我可以第一时间获得我想要的声音。它对我调节乐器EQ的方式作出了很好的回应,我觉得这是一套非常富有音乐性的PA——同时又是一套将声音发送到超远距离又不损失细节的PA。在60米到80米的距离,声音的清澈度是绝妙的。”


 


整个演出是全部由数字手段最终将信号发送到扬声器中的,信号通过AES3从Matteo Cifelli的Avid D-Show和扩展机柜发出,他的五组DSP卡插槽全都占满了——保证了信号路径不被噪音污染。一台EQ Station被作为主EQ和压缩器使用。


 


最后听听Joseph Pearce的评价。“Martin Audio搭建了一套独立驱动的、网络化的扬声器系统,同时开发出一系列非常重要的配套软件,这对他们来说是在技术上的一次提升。这套系统的创意太伟大了——这绝对代表了未来。”


 

 

 

 


联系我们

宝迪微信平台:

宝迪微博:北京太平宝迪